•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實驗方法> 實驗動物技術> 實驗動物總則>哺乳動物心血管功能的調節

    哺乳動物心血管功能的調節

    關鍵詞: 哺乳 動物 心血管來源: 互聯網

    【實驗目的】

    1. 觀察動脈血壓、中心靜脈壓、心率等指標;

    2. 觀察神經和體液因素在心血管活動調節中的作用;

    3. 觀察藥物對血壓的影響;

    4. 學習復制急性心力衰竭動物模型,了解急性心力衰竭的救治措施。

    【實驗原理】

    動脈血壓主要受到心排出量、外周阻力、循環血量以及大動脈管壁彈性等因素的影響。正常情況下人和哺乳動物的血壓在一定范圍內維持穩定,是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結果。

    心臟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節后纖維的支配,交感神經興奮使心跳加快加強,心排出量增加,血壓增高;副交感神經興奮則心率減慢,心房收縮力減弱,心排出量減少,血壓降低。全身大多數血管受交感縮血管纖維單一支配,當其興奮時,血管平滑肌收縮,血管口徑變小,外周阻力增加,血壓升高;當交感縮血管神經緊張性降低時,血管擴張,血壓下降。

    在體液性調節因素中,主要是腎上腺素(E)和去甲腎上腺素(NE),E對α、β1、β2受體都有興奮作用,作用β1受體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心跳加快,心排出量增加(即強心作用),對血管的作用表現為,部分外周血管收縮(主要是α受體,皮膚和內臟血管),部分血管舒張(β2受體,骨骼肌血管),全身血流阻力變化不大。NE主要興奮外周血管上的α受體,引起血管收縮,外周阻力增大,舒張壓升高,對β2受體無興奮作用,NE對β1受體也有較弱的興奮作用,使心肌收縮力增強,收縮壓升高,但其強心作用遠較E為弱,其升壓作用反射性地引起心跳減慢。

    生理狀態下,哺乳動物血壓的相對穩定主要依賴于壓力感受器反射。血壓的變化刺激頸動脈竇、主動脈弓壓力感受器,感覺沖動分別沿竇神經、主動脈神經(在兔,自成一束,稱為減壓神經)傳向延髓的心血管中樞,通過調整心交感中樞、心迷走中樞和交感縮血管中樞的緊張性,從而改變各自傳出神經的傳出沖動頻率,調節心血管活動,維持血壓相對穩定。

    心力衰竭是指在各種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臟的舒縮功能發生障礙,使心輸出量絕對或相對下降,以致不能滿足機體代謝需要的病理生理過程,降低心肌的收縮性能和(或)增加心肌的負荷(壓力和容量負荷)均可誘發心力衰竭。降低心肌的收縮性能和(或)增加心肌的負荷(壓力負荷和容量負荷)均可誘發心力衰竭。通過戊巴比妥鈉抑制心肌的收縮。靜脈注射液體石蠟(或去甲腎上腺素)增加心肌壓力負荷,快速大量輸液增加心肌容量負荷,從而誘導急性心力衰竭的發生。洋地黃強心類藥蛙巴因直接增加心肌的收縮力,呋噻米(速尿)是高效利尿劑,可降低心肌容量負荷。山莨蓉堿屬擴血管藥物,均可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療。

    為了連續觀察與記錄血壓的變化,動物血壓的測定通常用直接插管法,即將連接血壓換能器的動脈套管插入動脈內直接測定血壓。為了避免凝血,動脈套管內充以抗凝劑。

    【實驗對象】

    家兔。

    【實驗器材與藥品】

    1. 器材

    哺乳動物手術器械和手術臺、二道生理記錄儀或計算機生物信息采集處理系統、血壓換能器、動脈插管、試管夾、雙凹夾、鐵支柱、動脈夾、三通活塞、電刺激器、保護電極、注射器、有色絲線、紗布、棉球。

    2. 藥品

    20%氨基甲酸乙酯、0.5%肝素生理鹽水、0.01%腎上腺素、0.01%去甲腎上腺素、石蠟油。

    【實驗方法和步驟】

    一、實驗裝置

    將血壓換能器與二道生理記錄儀的血壓放大器或計算機生物信息采集處理系統輸入端相連,記錄儀外接標記與電刺激器的刺激記號和時標相連。用試管夾把血壓換能器固定在鐵支柱上與動物心臟大致在同一水平上。血壓換能器與三通活塞相連。三通活塞的兩個接頭分別與塑料動脈插管和注射器相連。將動脈插管插入動脈前,先用盛有肝素鹽水的注射器與三通活塞相連,旋動三通活塞上的開關,使動脈插管與注射器相通,推動注射器,使動脈插管內充滿0.5%肝素溶液,關閉三通活塞。然后進行血壓定標。

    二、麻醉與手術

    1. 麻醉

    2. 手術   麻醉后,使之仰臥于兔臺上,用繩把四肢套上并固定于兔臺兩側的梯形木板上,用兔頭夾固定好,并開亮底部的電燈以便保溫,然后進行手術。

    (1)氣管插管術:沿頸部正中線作長約5~7cm的切口,用止血鉗分離皮下組織以暴露胸骨舌骨肌,然后再用止血鉗于正中線分離肌肉以露出氣管,在氣管下穿一棉線提起氣管(穿棉線時應注意將氣管與大血管和神經分開)。然后用手術刀或手術剪將氣管作一“⊥”形切口,再將氣管插管自切口處向肺方向插入,用棉線扎緊固定以防滑出,氣管切口術至此完成。

    (2)分離頸部迷走、交感、減壓神經和頸總動脈。迷走、交感、減壓神經和頸總動脈都在氣管兩側的頸動脈鞘內,因此分離前可先用手指按觸氣管旁的頸部組織,根據動脈博動來確定頸總動脈的位置,沿此方向容易找到頸總動脈。在頸總動脈旁有束神經與其伴行,這束神經中包含有迷走、交感、減壓神經。用左手從頸后皮膚外,把一側頸部組織向上頂起,小心分離頸動脈鞘,仔細識別3條神經,其中迷走神經最粗最白,一般位于外側,減壓神經最細(頭發粗細),一般位于內側,交感神經為淺灰色,粗細與位置介于上述兩神經之間。用玻璃分針先分離減壓神經和交感神經,然后分離頸總動脈及迷走神經,每條神經分離出2~3cm,在各條神經下穿一條生理鹽水浸泡過的不同顏色的絲線以便區別。頸總動脈下亦穿一條線備用。本實驗可分離左側頸總動脈供插動脈套管用,神經則以分離右側好。右側頸總動脈亦要分離,準備提拉(或夾閉)時用。在上述手術過程中必須注意及時止血,小血管破裂出血時,則用止血鉗夾住出血點并用絲線結扎止血。

    (3)插動脈套管(連三通管):鈍性分離左頸總動脈,靠動物頭側的部分盡可能多分離些,并在其遠心端穿線結扎,用動脈夾夾住動脈的近端。在此段血管下穿一條線以備套管插入后結扎用。用眼科剪在盡可能靠遠心端處作一斜形切口,約剪開管徑的一半,然后把動脈套管經切口向心臟方向插入動脈,用已穿好的絲線扎緊插入動脈的套管尖端部分,并以同一絲線在套管的側管上縛緊固定,以防套管從插入處滑出。三通管的一側記錄血壓,另一側連接預先含有適量肝素生理鹽水的50ml注射器,并暫時夾閉導管,以備放血用。

    (4)在右側腹直肌旁作6cm長的縱行中腹部切口,鈍性分離肌肉,打開腹腔后,找出一段游離度較大的小腸袢,輕輕從腹腔拉出,放在微循環恒溫灌流盒內,在顯微鏡下觀察腸系膜微循環。

    (5)在恥骨聯合上剪毛,作下腹部正中切口,長5cm。找出膀胱,在膀胱三角區找出雙側輸尿管入口,分離雙側輸尿管,插入輸尿管導管,記錄每分鐘尿滴數。

    (6)股部:在一側股三角處觸摸股動脈的跳動,然后沿其內側做一切口,稍加分離即可見到股動脈、股靜脈與股神經。仿照插頸動脈套管的方法,分離股靜脈,并用線把股靜脈的遠心端結扎,按照插動脈套管的方法,在股靜脈的向心端縛一松結,用剪刀在松結下方的靜脈上剪一橫口,將直套管經切口向心臟方向插入,扎緊松結,將直套管固定在靜脈內,插入前,直套管內應預先裝滿生理鹽水,并將橡皮管與灌注瓶或滴定管相連。

    【觀察項目】

    1. 觀察并記錄正常血壓、心搏曲線、尿滴數和腸系膜微循環。用聽診器聽心音、呼吸音。

    血壓曲線有時可以看到三級波(圖31-1)。

    一級波(心搏波):乃由于心室舒縮所引起的血壓波動,心縮時上升,心舒時下降。頻率與心率一致。但由于記錄系統有較大的慣性,波動幅度不能真實的反映出收縮壓與舒張壓的高度。

    二級波(呼吸波):乃由于呼吸運動引起的血壓波動,吸氣時上升,呼氣時下降。

    三級波:不常出現,可能是由于血管運動中樞緊張性的周期性變化所致。

    2. 牽拉頸總動脈:手持右頸總動脈遠心端上的牽拉線向上牽拉5s,觀察動脈血壓有何變化,注意同時做出刺激標記。

    3. 夾閉頸總動脈:動脈夾夾閉右頸總動脈5~10s,并按上法同時做出刺激標記,觀察心搏與血壓有何變化。

    4. 刺激減壓神經:將左側減壓神經結扎、剪斷,以中等強度電流連續刺激其中樞端,觀察心搏與血壓有何變化。

    5. 剪斷和刺激交感神經對兔耳血管網的影響:首先觀察左耳血管網的數目和充血情況,然后結扎左交感神經,并在結扎線的尾側剪斷該神經,等待片刻后觀察左耳血管網的情況。然后用中等強度的電刺激左交感神經的頭側端(外側端),觀察左耳血管網的變化情況。撤除刺激后,稍待片刻,再觀察血管網的數目和充血情況。

    6. 刺激迷走神經:結扎迷走神經,于結扎線頭側將神經剪斷,然后用中等強度電流刺激其離中端,觀察血壓的變化。

    7. 靜脈注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先后分別由耳緣靜脈注入0.01%腎上腺素和0.01%去甲腎上腺素0.2~0.3ml,分別觀察心率與血壓變化。

    8. 急性右心衰竭實驗:完成上述實驗后,讓動物平穩15min,再次觀察并記錄動脈血壓、中心靜脈壓、心率、呼吸頻率和幅度、胸背部呼吸音,并做肝靜脈壓反流實驗(輕輕按壓肝部3s,記錄中心靜脈壓上升數值)。以上指標用作心力衰竭實驗的對照。

    (1)經左側股靜脈留置的輸液管,通過恒速輸液泵恒速輸入3%戊巴比妥鈉(0.15ml/kg·min)密切觀察各項指標變化,當LVSP和±dp/dtmax低于基礎值約30%左右時,持續恒速給予維持量的0.4%巴比妥鈉(0.6ml/kg·min),記錄即刻2min,5min,和10min的各項心功能指標。

    (2)靜脈注射液體石蠟(增加壓力負荷):用2ml注射器抽取經水浴加溫至38℃的液體石蠟0.5ml/kg,加入等量的生理鹽水,振蕩乳化,以0.1ml/min的速度通過耳緣靜脈緩慢注入并密切觀察。當血壓有明顯下降或中心靜脈壓有明顯上升時,即停止注射,觀察5min。如血壓和中心靜脈壓恢復到原對照水平,可再次緩慢注射少量液體石蠟,直至血壓有輕度下降(降低1.33~2.66kPa,為10~20mmHg),或中心靜脈壓有明顯升高為止(一般液體石蠟的用量不超過0.5ml/kg),然后測記各項指標。

    (3)快速輸液(增加容量負荷):注射液體石蠟

    推薦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