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實驗方法> 實驗動物技術> 實驗動物總則>缺氧模型的復制及其影響因素的探討

    缺氧模型的復制及其影響因素的探討

    關鍵詞: 缺氧模型來源: 互聯網

    【實驗目的】

    1. 在小白鼠身上復制乏氧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并了解缺氧的分類。

    2. 觀察比較各型缺氧過程對機體呼吸、循環及全身狀態的影響。

    3. 了解不同年齡、種屬對缺氧耐受性的影響。

    4. 了解機體不同代謝和神經活動狀態對缺氧耐受性的影響。

    5. 了解影響缺氧過程的因素及其在防治缺氧中的意義。

    【實驗對象】

    成年小白鼠、幼年小白鼠(生后3~5天)、青蛙(或蟾蜍)。

    【實驗試劑與器材】

    1. 器材 缺氧瓶(100 ml帶塞錐形瓶)8個、一氧化碳發生裝置、手術剪、鑷子各一只、1ml和5ml注射器各一只,2 ml刻度吸管一只、抽氣機、干燥器、橡皮管、彈簧夾、凡士林、250ml燒杯兩個、溫度計、普通天平及砝碼。

    2. 藥品 2.5%亞硝酸鈉、0.5%美蘭溶液、甲酸、濃硫酸、鈉石灰。生理鹽水、冰水、溫水(40℃~45℃)。1%咖啡因,20%烏拉坦,鼠板。

    【實驗方法與步驟】

    1. 乏氧性缺氧

    (1)取小白鼠一只,稱重,將其置入含5g鈉石灰的缺氧瓶內。觀察呼吸(頻率、深度及節律),循環系統狀態(耳血管直徑大小、數目多少及耳、鼻唇部和尾部的顏色)以及全身狀態情況(動物活潑程度、動作是否靈活協調等)。

    (2)取橡皮塞密閉瓶口(橡皮塞周圍可涂一層凡士林或水以防止漏氣),記錄密閉起始時間。觀察動物呼吸、循環系統狀態以及全身狀態的變化,直至動物死亡,記錄存活時間。

    (3)動物尸體解剖,待2、3實驗做完后,再依次打開腹腔,比較血液和臟器的顏色。

    (4)根據實驗條件可自行設計條件因素(溫度變化、不同體重、減壓及機體耗氧狀態等)對耗氧耐受性影響的實驗。

    2.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

    (1)取小白鼠一只,觀察同1之(1),尾部取血一滴置裝有2m1生理鹽水的小試管內備用。

    (2)用帶有通氣管的塞子密閉瓶口,從通氣管中用空針將瓶內空氣抽出5m1,并立即注入一氧化碳氣體5ml,夾閉通氣管,記錄時間,注意觀察小白鼠呼吸、循環系統狀態以及全身狀態有何變化。

    (3)待小白鼠呼吸明顯加深、變慢或出現痙攣倒下時,立即打開缺氧瓶塞,迅速取出小白鼠,再次從尾部取血一滴,置入2ml生理鹽水小試管,與第一次取血顏色對比。

    (4)動物死亡后,剖開腹腔,觀察內臟顏色,并與實驗1的結果相比較。

    3. 亞硝酸鹽中毒性缺氧

    (1)取體重相近的兩只小白鼠,向腹腔內注入2.5%亞硝酸鈉(NaNO2)0.3ml,其中一只注藥后立即再向腹腔注入0.5%美蘭溶液0.3ml,進行搶救;另一只注藥后向腹腔注入生理鹽水0.3ml作對照。

    (2)觀察同1之(1),比較兩鼠癥狀出現情況及死亡時間。

    (3)尸體處理同2之(3)。

    4. 年齡、種屬不同對缺氧耐受性的影響

    (1)取初生鼠、成年鼠及青蛙(或蟾蜍)各一只一并放入干燥器內。緊閉干燥器蓋并在蓋沿涂上凡士林或水防止漏氣。

    (2)模擬高空空氣稀薄情況,抽吸干燥器內空氣,直至動物死亡為止。觀察初生鼠和青蛙是否死亡。比較死亡發生時間的早晚。

    5. 機體代謝和神經活動狀態不同對缺氧耐受性的影響

    (1)選體重相近(最好相差不超過1g)的小白鼠兩只。

    (2)取其中一只皮下注射1%咖啡因(0.05ml/10g體重)后,放入內裝鈉石灰的缺氧瓶內。10min后,密閉瓶口,勿使漏氣,記錄時間,觀察動物的表現和存活時間。

    (3)取另一只小白鼠,腹腔注射20%烏拉坦(0.06ml/20g體重);10min后,密閉瓶口,記錄時間,并與注射咖啡因的小白鼠結果做比較。

    6. 外界環境溫度不同對缺氧耐受性的影響

    取體重相近小白鼠2只,分別裝入口徑大小一致的裝有鈉石灰的缺氧瓶內,密閉瓶口,分別將缺氧瓶置入盛有40℃~45℃溫水、冰水(0℃~4℃)的2個大燒杯內,觀察2只小白鼠出現缺氧癥狀和存活時間。

    【注意事項】

    (1)缺氧瓶一定要密閉(可用凡士林或水涂在瓶塞周圍)。

    (2)小白鼠腹腔注射應稍靠在下腹,勿損傷肝臟,應避免將藥液注入膀胱和腸腔。

    ?

    附一:一氧化碳的制備

    置2ml甲酸于試管中,后加入1ml濃硫酸,立即用塞將試管塞緊,加入濃硫酸即產生一氧化碳。

    若CO產生不足,可用酒精燈加熱(注意安全),注意控制CO產生速度不宜太快。

     思 考 題

    1. 什么是缺氧? 分幾種類型? 分類依據是什么?

    2. Hypotonic hypoxia,hemic hypoxia,Circulatory hypoxia,histotoxic hypoxia分別由哪些原因引起,其血氧變化特點分別是什么?

    3. 乏氧性缺氧與其他類型缺氧引起呼吸的變化有無不同? 為什么?

    4. 缺氧時冠脈、肺血管有何變化?其機制是什么?

    5. 缺氧時2·3-DPG為何增加?

    6. 缺氧時血中Hb和RBC增加有何意義? 機制是什么?

    7. 為何中樞神經系統對缺氧最敏感?

    8. 影響機體缺氧耐受性的因素有哪些? 為什么?

    9. 什么是氧中毒? 發生機制是什么?

    10. 氧自由基和缺氧、缺血有何關系? 缺氧、缺血是否可導致氧自由基的增加?

    11. 各型缺氧對呼吸有何影響? 血液及肝臟顏色有何不同? 為什么?

    12. 環境溫度及機體耗氧狀態不同對缺氧耐受性有何影響? 為什么?

    13. 各種缺氧小白鼠的表現有何異同? 為什么?

    14. 種屬、年齡差異對缺氧耐受性有什么影響?

    15. 臨床許多治療措施如低溫麻醉,低溫下體外循環,低溫控制高熱抽搐,亞冬眠療法等,其理論依據與本實驗哪些環節有關系,為什么? 請說明其機制。

    ?

    推薦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