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蠶(Bombyx mori)
關鍵詞: 家蠶來源: 互聯網
蠶蛾科昆蟲的1種。原產中國,馴化在室內飼養。養蠶和利用蠶絲是人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約在4000多年前中國已有記載,至少在3000年前中國人民已經開始人工養蠶。家蠶分布全國。由于蠶絲柔軟、光滑、強韌、潔白,中國很早就用它來織造出質地精美的絲綢,并遠銷國外,開辟了有名的“絲綢之路”。公元 551年,有兩個外國修道士把蠶繭帶到歐洲。
蛾體中型,雌、雄觸角皆為櫛齒狀,雄性櫛齒略長;喙退化,下唇須短小,無單眼,體翅灰白色,前翅外緣頂角后方向內凹陷,各橫線不明顯,端線與翅脈灰褐色。前翅M1同RS脈分開或只短短相連;后翅S□ R1脈以一橫脈與中室連接。
家蠶吐絲結繭時,頭不停擺動,將絲織成一個個排列整齊的“8”字形絲圈。每織 20多個絲圈(稱一個絲列)便動一下身體的位置,然后繼續吐織下面的絲列。一頭織好后再織另外的一頭,因此,家蠶的繭總是兩頭粗中間細。家蠶每結一個繭,需變換250~500次位置,編織出6萬多個“8”字形的絲圈,每個絲圈平均有0.92厘米長,一個繭的絲長可達 300~1500米。絲腺內的分泌物完全用盡,方化蛹變蛾。
?
推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