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實驗方法> 實驗動物技術> 實驗動物基本參數>返巢(homing)

    返巢(homing)

    關鍵詞: 返巢 homing來源: 互聯網

      動物離巢后的返回能力,包括最簡單的覓食后回巢和經長距離遷移后重返原住地。阿德萊企鵝(Pygoscelis adeliae)外出遠海捕食可離開幼企鵝長達兩周之久,但即使受到暴風雨的干擾,它們也能返回巢地。在空中和水中旅行的動物常會受氣流和水流的作用而偏離航向,但它們都具有較強的返巢能力。把海洋鳥類鹱(Puffinus)從英國帶往美國后放飛,它能在13天內飛越4500公里回到原棲地。綠海龜(Cheloniamydas)在阿森申(Ascension)島繁殖,但卻遠在1500公里以外的巴西沿岸覓食。阿森申島位于大西洋中部,只有7.5公里長,但綠海龜每過幾年就要回到該島產一次卵,其余年份則在巴西海岸覓食。

      動物要完成一次穿過海洋或飛越山脈的返巢航行,必須具備很強的導航技能。這不僅要求要朝正確的方向起航,而且要能在氣候多變的條件下保持正確的航向。現在已知動物能夠利用多種導航因子,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導航因子就是時間。地方時間是隨著動物在地球上的位置而變化的,有時通過地方時間和體內生物鐘時間的比較,動物就能知道自己所處的地理位置。動物在一個地方長期生活后,常能使體內的生物鐘與地方時間同步化,例如一只長期生活在倫敦的鴿(Columbalivia),一旦被帶往紐約,它體內的生物鐘就會比紐約的地方時間慢5小時,通過兩種時間的比較,鴿就會獲得一種信息,知道自己正處于倫敦以西大約4500公里的地方。如果生物鐘被人為破壞,動物就會出現導航失誤。

      動物從太陽和星星能獲得自身位置和地方時間的信息,并利用這種信息導航,但當太陽被云遮住時,有些動物(如鴿和很多其他鳥類)也不會迷失航向。這些動物的視覺、化學感覺和電磁感覺都與導航和返巢能力有關。蜜蜂可以根據太陽的位置確定返巢方向,當太陽被云霧遮住時則靠偏振光導航。鮭魚靠味覺能辨別出出生和生活過的河流。它們在海洋中發育成熟后總是回到這條河流產卵。還有很多動物在離巢較近時,是通過視覺,依據巢周圍的地形地物(即景觀)來確定巢的具體位置的。例如在沙蜂(Philanthustriangulum)的洞口周圍放上一圈松塔,待沙蜂習慣了這種安排后,再把這圈松塔移到幾米以外,結果發現沙蜂覓食回來后不是飛向自己的洞口,而是飛到了這圈松塔的中央位置。可見它是根據洞口周圍的景觀來判斷洞口位置的。

    推薦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