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17 出血及凝血的測定
關鍵詞: 出血 凝血 測定來源: 互聯網
?
實驗17 出血時間及凝血時間的測定
?
【目的要求】
學習測定出血、凝血時間的方法。
【基本原理】
出血時間是指從出血時起至血液在創口停止流出時止所需的時間,用以檢查凝血過程是否正常。凝血時間是指從血液流出體外時起至凝固時止所需的時間,用以檢查血凝過程的快慢。
【實驗器材】
刺血針、秒表、小濾紙條、酒精棉球、碘酒、毛細玻璃管(長約10cm,內徑0.8-1.2mm)。
【方法與步驟】
1.出血時的測定用酒精棉球將指尖皮膚消毒,再用無菌干棉球擦干。用刺血針穿刺手指約2—3mm深,讓血流自然流出,勿用手擠壓。從穿刺后開始每隔半分鐘用濾紙吸去血滴一次(不要觸及皮膚),直到血流停止,計數血滴可知出血時間。通常第一滴血血跡直徑應在1—2cm。此法正常值為1—3min。
2.凝血時的測定——毛細管法穿刺指尖,讓血自然流出,擦去第一滴血。用毛細玻璃管吸取第二滴血,直至充滿管腔為止,立即記錄時間。每隔半分鐘折斷毛細玻璃管一小段,約5—10mm,直至兩段玻管之間有血絲連接時,表示血液已經凝固,此段時間即為凝血時間。正常值為2—7min。
【注意事項】
測定時,最好將毛細管兩端用膠泥封閉,置于37℃水溶中,以保持溫度恒定。
推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