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實驗方法> 實驗動物技術> 實驗動物基本參數>實驗28 蛙類毛細血管血液循環的觀察

    實驗28 蛙類毛細血管血液循環的觀察

    關鍵詞: 蛙類 毛細血管 血液循環來源: 互聯網

    ?

    實驗28 蛙類毛細血管血液循環的觀察

    ?

      【目的要求】

      1.觀察各種血管內血液流動的特點

      2.了解某些藥物對血管舒、縮活動的影響。

      【基本原理】

      蛙類的腸系膜及膀胱壁很薄,在顯微鏡下可以直接觀察其血液循環。根據血管口徑的粗細、管壁的厚度、分支的情況和血流的方向等可以區分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

      【動物與器材】

      蟾蜍或蛙、常用手術器械、顯微鏡、玻璃板或載玻片、塑料環或玻璃環(直徑7—8mm、高3—4mm、邊緣光滑)、或蛙循環板(帶孔的薄木板、孔直徑2.5—3cm)、2ml注射器、滴管、20%氨基甲酸乙酯、組織胺(1∶10000)、去甲腎上腺素(1∶100000)、任氏液。黃蠟油或502膠。

      【方法與步驟】

      1.取蟾蜍或蛙一只,稱重后于皮下后淋巴心注入20%氨基甲酸乙酯(3mg/g體重)麻醉(圖4-26)。

      2.觀察血液循環的方法有兩種

      (1)先將塑料環或玻璃環一端的邊緣涂上少許黃蠟油,粘附在干凈的玻璃板上(如用502膠把小環固定在玻璃上更好),環內加幾滴任氏液。再將麻醉的蟾蜍背位置于玻璃板上,使右側面緊靠小環。用手術鑷輕輕提起右側腹壁,再用手術剪在腹壁上剪一長約1cm的縱向開口。輕輕拉出小腸袢,將腸系膜平鋪在小環上(勿拉破系膜)。在顯微鏡下可觀察腸系膜的血液循環(圖4-27)。

      (2)將麻醉的蟾蜍背位置于蛙循環板上,使腹部靠近循環板孔,再將載玻片的一端靠腹部并蓋在循環板孔上(圖-28)。用手術鑷提起靠近循環板側的腹部皮膚,按縱向剪開皮膚,切口約長1.5cm。再剪開腹壁肌肉,由于膀胱壁薄又充滿尿液,有壓力,用手術鑷支開切口,再將對側的體位稍加抬高,膀胱借著尿液流動的壓力而自動地移到體外的載玻片上。在顯微鏡下可觀察膀胱血液循環。

    ?

     

     

      3.在低倍鏡下觀察血液循環,識別動脈、靜脈、小動脈、小靜脈、毛細血管、動靜脈吻合支、直捷通路等各類血管(表4-6)。

      表4-6低倍鏡下動脈、靜脈、小動脈、小靜脈及毛細血管的區別

    ?

      4.在腸系膜或膀胱上滴幾滴組織胺溶液,觀察血流的變化。出現變化后立即用任氏液沖洗。

      5.待血流恢復正常后,再滴幾滴去甲腎上腺素溶液,觀察血流的變化。

      【注意事項】

      1.實驗中不可碰破膀胱,以免尿液流出影響實驗。

      2.提夾腹壁肌時只能夾肌層,不能牽連內臟器官。

    ?

    推薦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