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Rat;Rattus norregicus)--生物學特性和解剖生理特點
網絡 ?
?
第二節 大鼠(Rat;Rattus norregicus)
一、生物學特性和解剖生理特點
1.大鼠性哺乳鋼,嚙齒目,鼠科,大鼠屬動物。
2.繁殖快。大鼠2月齡時性成熟,性周期4天左右,妊娠期20(19~22),哺乳期21天,每天產仔平均8只,為全年、多發情性動物。
3.喜啃咬、夜間活動、肉食,白天喜歡擠在一起休息,晚上活動大,吃食多,因此白天除實驗必須抓取外,一般不要抓弄它。食性廣泛,喜吃各種煮熟的動物肉。對光照較敏感。
4.性情較兇猛、抗病力強。大鼠門齒較長,激恕、襲擊抓捕時易咬手,尤其是哺乳期的母鼠更兇些,常會主動咬工作人員喂飼時伸入鼠籠的手。對外環境適應性強,成年鼠很少患病。一般情況下侵襲性不強,可在一籠內大批飼養,也不會咬人。
5.無膽囊:大鼠、鴿、鹿、馬、驢、象等動物沒有膽囊,它們的總膽肝管括約肌的阻力很少,肝分泌的膽汁通過總膽管進入十二指腸,受十二指腸端括約肌的控制。
6.不能嘔吐:因此藥理實驗時應予注意。
7.垂體一腎上腺系統功能發達,應激反應靈敏。行為表現多樣,情緒敏感。
8.視覺、嗅覺較靈敏,做條件反射等實驗反應良好,但對許多藥物易產生耐藥性。
9.大鼠血壓和血管阻力對藥物反應敏感,但對強心甙的作用較貓敏感性低671倍。
10.肝臟再生能力強,切除60~70%的肝葉仍有再生能力。
11.對營養、維生素、氨基酸缺乏敏感,可發生典型的缺乏癥狀。體內可以合成維生素C。
12.對炎癥反應靈敏。它的眼角膜無血管。
13.生長發育期長,長骨長期有骨骺線存在,不骨化。
14.成年雌鼠在動情周期不同階段,陰道粘膜可發生典型變化,采用陰道涂片法(Yaginal Smear Test)來觀察性周期中陰道上皮細胞的變化,可推知性周期各個時期中卵巢、子宮狀態與垂體激素的變動。
大鼠、小鼠動情周期陰道涂片的細胞變化特點見下表:
表2-1 陰道涂片的組織學變化
階段 經過時間(小時) 卵巢變化 細胞變化特點 小鼠 大鼠 動情前期(P)
(Proestrus stage) 18 17-21 卵泡加速生長 全部是有核上皮細胞,偶有少量角化細胞 動情期(E)
(Estrus stag) 42 9-15 卵泡成熟、排卵 全部是無核角化細胞或間有少量上皮細胞 動情后期(M)
(Metestyus stage) 12 10-14 黃體生成 白細胞、角化細胞、有核上皮細胞均有 動情期間(DI)
(Ciestrus stage) 48-72 60-70 黃體退化 大量白細胞及少量上皮細胞和粘液
動情周期:小鼠120~144小時
大鼠96~120小時
15.大鼠(包括小鼠)心電圖中沒有S-T段,甚至有的導聯也不見T波,如有T波也是與S波緊挨著,或在R波降支上即開始,以致看不到等電線的S-T段。但心電圖其他成分穩定,重復性好。豚鼠以上較大的動物均有明顯的S-T段,在選擇動物品種時應以注意。
16.大鼠垂體較脆弱地附著在漏斗下部,不需要很大的吸力就可以除去而不破壞鞍膈和腦膜,適宜于制作去垂體模型。大鼠也很適于作腎上腺和卵巢等內分泌腺切除手術。
17.大鼠腸道較短,盲腸較大,但盲腸功能不發達。不耐饑餓,腸內能合成維生素C。雙子宮。胸部和鼠蹊部各有三對乳頭。胰腺十分分散,位于胃和十二指腸彎曲處。染色體為21對,壽命3~4年。
18.大鼠的體溫39(38.5~39.5)℃,心跳頻率475(370~580)次/分,呼吸頻率85.5(66~114)次/分,通氣量7.3(5-10.1)ml/分,潮氣量0.86(0.6~1.25)ml,耗氧量2000mm 3 /g體重,麻醉時收縮壓116(88~138)mmHg紅細胞總數8.9(7.2~9.6)百萬mm 3 ,血紅蛋白14.8(12~17.5)g/100ml血,白細胞總數:5000~15000/mm 3 ,血小板10~30萬/mm 3 ,血容量占體重的7.4%,紅細胞比重1.090,總蛋白7.2(6.9~7.6)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