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技術
相關專題 ?
現代細胞生物學 發展是靠形態觀察結合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來推動的,沒有這些相關學科的發展也就沒有現代細胞生物學。
一、細胞 化學技術
組織化學或細胞化學染色(histochemical or cytochemical staining)是利用染色劑可同細胞的某種成分發生反應而著色的原理,對某種成分進行定性或定位研究的技術。利用這種方法對細胞的各種成分幾乎都能顯示,包括有無機物、醛、蛋白質 、糖類、脂類、核酸、酶等。
(一)、固定
目的是將細胞的結構和化學物質雙重地保存下來,固定細胞的方法有:
1. 物理固定:如血膜空氣快速干燥、冷凍干燥或直接冷凍切片。
2. 化學固定:如甲醇、乙醇、丙酮、甲醛、戊二醛和鋨酸等試劑均能對細胞結構和其中的某些化學物質加以固定保存。不同化學試劑所保存的化學成分、對酶活性的影響、保存結構的細膩度均不相同。因此,要根據實驗要求和組化反應,選擇最佳的固定方法和固定劑。如顯示多糖常用乙醇固定,而顯示酶類多用甲醛丙酮緩沖液固定。
(二)、顯示方法
1. 金屬沉淀法:利用金屬化合物在反應過程中生成有色沉淀,借以辨認所檢查的物質或酶活性。如磷酸酶分解磷酸酯底物后,反應產物最終生成CoS或PbS有色沉淀,而顯示出酶活性。
2. 偶氮偶聯法:酚類化合物與偶氮染料結合后可以形成耐曬染料。
3. Schiff反應:細胞中的醛基可使Schiff試劑中的無色品紅變為紅色。這種反應通常用于顯示糖和脫氧核糖核酸(Feulgen反應)。
4. 聯苯胺反應:過氧化物酶分解H202。產生新生氧,后者再將無色的聯苯胺氧化成聯苯胺藍,進而變成棕色化合物。
5. 普魯士藍反應:三價鐵與酸性亞鐵氰化鉀作用,形成普魯士藍。
6. Formazane反應:顯示脫氫酶。
7. “Nadi”反應:顯示細胞色素氧化酶。
8. 脂溶染色法:借蘇丹染料溶于脂類而使脂類顯色。
9. 茚三酮反應:顯示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