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實驗方法> 實驗動物技術> 實驗動物總則>動物實驗前的準備

    動物實驗前的準備

    關鍵詞: 動物實驗來源: 互聯網

    一、實驗動物的標記

    1. 染色法 適用于小動物,如兔子、大鼠、小鼠等。此方法是將化學藥品涂在動物的被毛上,以不同顏色來區分動物。常用的化學藥品有:3%~5%苦味酸溶液(黃色)、0.5%中性品紅(紅色)、2%硝酸銀(咖啡色)。

    標記的原則是:先左后右,從上到下。如果動物編號是二位數或三位數,那相應的用二種或三種不同的顏色,不同顏色代表不同位數(個位、十位、百位),標記的原則同上。

    2. 掛牌法 常用于大動物。寫有編號的金屬牌掛在動物的頸上來區分動物。對于猴、狗、貓等動物有時可不做標記,只記錄它們的外表特征和毛色即可。

    3. 籠子編號 標記在籠子上。

    以上只介紹了幾種最簡單的方法,在使用中可靈活掌握。

    二、實驗動物的抓取固定方法

    1. 小白鼠 小白鼠較溫和,一般不會咬人,不需要戴手套捕捉,先用右手抓住鼠尾提起,置于鼠籠或實驗臺上,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抓住小鼠兩耳后項背部皮毛,以無名指及小指夾住鼠尾即可。

    2. 大白鼠 大白鼠牙齒鋒利,捕捉時要提防被咬傷。從籠內抓取周齡較小的大白鼠時,需抓住大白鼠尾巴的根部,不要讓大白鼠懸在空中的時間過長,否則易激怒大白鼠并易致尾部皮膚脫落,抓取大的時,用左手從背部中央到胸部捏住,但用力不宜過大,最好戴防護手套,但手套不宜過厚。

    如若是灌胃、腹腔注射、肌肉或皮下注射,可采用抓取小鼠的手法,調整好大鼠在手中的姿勢后即可操作。

    如須進行尾靜脈取血或注射時,可按小白鼠尾靜脈注射法將大鼠固定于固定器內或置于倒扣的燒杯中,將鼠尾留在外面進行操作。

    3. 家兔 家兔易于馴服,一般不會咬人,但腳爪較銳利。抓取時切記忌強抓兔的耳朵、腰部或四肢。當兔在籠內安靜下來時,打開籠門,用右手抓住頸部的被毛和皮膚,輕輕把動物提起,把兔拉至籠門口,頭朝外,然后迅速用左手托起兔的臀部,給家兔以舒適安全感。按實驗要求,可采取用手、兔臺或兔盒固定。

    (1)用手固定:如須經口給藥時,則應坐在椅上用一只手抓住兔頸背皮膚,另一只手抓住兩后肢挾在大腿之間。大腿挾住兔的下半身,用空著的手抓住兩前肢將兔固定。抓住頸背部的手,同時捏著兩個耳朵,不讓其頭部活動,即可操作。

    (2)兔臺固定:如需進行頸、胸、腹部手術或需要觀察呼吸、血壓時應在麻醉后綁好四肢(后肢應系在踝關節以上,前肢應系在腕關節以上),然后使其仰臥位固定在兔臺上。

    (3)兔盒固定:如僅須做耳緣靜脈注射或取血,可使用兔盒固定。

    4. 狗 實驗第一個步驟就是捆綁狗嘴,要提防被咬。對于馴服的狗,可以從側面靠近輕輕撫摸其項背部皮毛,然后用固定帶迅速綁住其嘴,在上頜打一個結,再繞回下頜打第二個結,然后引至后頸項部打第三個結。

    對于未經馴服的狗,可使用狗頭鉗夾住其頸部,將狗按倒在地,再綁其嘴或靜脈麻醉后再移去狗頭鉗。最后把狗放在實驗臺上,先固定頭部,再固定四肢(與家兔固定法相同)。

    做慢性實驗時,實驗者若每日親自喂飼,逐漸馴服,在實驗時可達到充分合作的目的。對于一些無刺激、無疼痛的實驗,狗也會服從、配合。

    5. 蛙類 在捉拿蟾蜍時勿碰壓耳側的毒腺,提防毒液射入眼中。用左手將蛙握住,以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壓住其左腹側和后肢,拇指和食指分別壓住右、左前肢,右手進行操作。也可用固定釘將蛙固定在蛙板上。

    三、實驗動物的麻醉

    麻醉是利用麻醉藥使神經系統的某些部位被抑制的結果,麻醉藥作用于神經系統是可逆的,隨麻醉藥被排出體外或體內破壞,麻醉作用逐漸消失,為使手術順利進行,減少疼痛,需將動物麻醉。麻醉方法可分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兩種。

    1. 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方法很多,有局部浸潤麻醉、表面麻醉和神經阻斷麻醉等。常用1%普魯卡因溶液在手術切口部位作浸潤注射。首先用皮試針頭作皮內注射,形成一橘皮樣的小皮丘,然后換成長針頭,由皮點進針將藥物注射于皮內、皮下或手術野深部組織的四周。

    要求手術切口區域全部浸潤,以阻斷用藥部位的神經傳導,使痛覺消失。每次注藥前都應先回抽一下針筒芯,無回血時,方可注入,以免將麻醉劑誤注入血管。同時注麻醉藥時要邊注射邊將針頭向外拉出。

    黏膜麻醉、鼻、咽喉表面麻醉,可用2%鹽酸可卡因。兔在眼球手術時,可于結膜囊滴入0.02%鹽酸可卡因溶液,數秒鐘即可出現麻醉。

    2. 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常用于較深部位或較大的手術時。麻醉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腦和脊髓),使其被抑制,呈現出意識消失、全身不感疼痛的一種麻醉方法,可分為吸入麻醉和注射麻醉兩類。實驗時,可根據手術時間長短選擇不同的麻醉方法。

    (1)吸入麻醉:吸入麻醉藥經呼吸道吸入而達到全身麻醉,多選用乙醚,適用于小動物,如大白鼠、小白鼠和豚鼠。將動物放在麻醉瓶或倒扣的燒杯內,內置浸有乙醚的棉球或紗布團。待動物倒下后,即已麻醉,但維持時間較短。如手術時間長,可將浸有乙醚的棉球裝入小瓶內,置于動物的口、鼻處以持續吸入乙醚。由于乙醚燃點很低,遇火極易燃燒,所以在使用時,一定要遠離火源。

    (2)腹腔和靜脈注射麻醉法:非揮發性和中藥麻醉劑均可用作腹腔和靜脈注射麻醉,是實驗室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腹腔給藥麻醉多用于大鼠、小鼠和豚鼠,較大的動物如兔、狗等則多用靜脈給藥進行麻醉。由于各麻醉劑的作用長短以及毒性的性別,所以在腹腔和靜脈麻醉時,一定控制藥物的濃度和注射量。

    3. 麻醉注意事項

    (1)乙醚是揮發性很強的液體,易燃易爆,使用時應遠離火源。平時應裝在棕色玻璃瓶中,儲存于陰涼干燥處,不宜放在冰箱內,以免遇到電火花時引起爆炸。

    (2)動物麻醉后可使體溫下降,要注意保溫。在寒冷季節,注射前應將麻醉劑加熱至與動物體溫相一致的水平。

    (3)犬、貓或靈長類動物,手術前8~12h應禁食,避免麻醉或手術過程中發生嘔吐。家兔或嚙齒類動物無嘔吐反射,術前無須禁食。

    (4)靜脈麻醉時,應注意給藥速度,密切觀察動物生命體征的變化,出現呼吸節律不整和心動過緩時,應立即停止給藥。

    四、實驗動物被毛的去除方法

    動物去毛是動物手術中皮膚準備之一,去毛范圍應大于手術野,常用的去毛方法有以下幾種。

    1. 剪毛法 急性實驗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剪毛前應先用濕紗布把被剪部位的毛蘸濕,然后用剪刀緊貼動物皮膚依次剪去被毛。切忌一手提起被毛,另一手剪,這樣剪后留下的毛根長短不一,而且容易剪傷皮膚。

    2. 剃毛法 大動物慢性手術時的常用方法,剃前先將毛剪短,用刷子蘸肥皂水將需剃部位的毛充分刷濕,然后用剃須刀順毛剃凈被毛。

    3. 脫毛法 是采用化學脫毛劑脫去被毛,用于動物的無菌手術。首先將脫毛處被毛剪短,然后用棉球蘸脫毛劑涂一薄層,2~3min后,用溫水洗去脫落的被毛,紗布擦干局部,涂一層凡士林即可。脫毛劑常用配方有:

    (1)硫化鈉3份,肥皂粉1份,淀粉7份,加水調成稀糊狀。

    (2)硫化鈉8g加水至100ml,配成8%溶液。

    (3)硫化鈉8g,淀粉7g,糖4g,甘油5ml,硼砂1g,水75ml,配成糊狀。

    (4)硫化鈉10g,生石灰15g,溶于100ml水內。

    4. 拔毛法 一般用于大、小白鼠、家兔和狗的靜脈注射或取血。拔毛可刺激局部皮膚,有使血管擴張的作用。

    五、實驗動物的皮膚消毒

    消毒前,先按上述方法去掉手術部位的被毛。用3%~5%碘酒棉球涂抹皮膚,待干后,再用75%的酒精涂抹,消毒順序是先中心后外周。若消毒感染傷口,則應從外周開始,最后擦傷口,已被污染的棉球不能再擦清潔部位。幾種常用的消毒液如下。

    (1)3%~5%碘酒:碘3.0~5.0g、碘化鉀3.0~5.0g、75%酒精加至100ml。主要用于皮膚消毒。殺菌效力強,但有強烈的刺激性,故不適合用于黏膜消毒。

    (2)75%酒精:無水乙醇75ml加蒸餾水25ml。主要用于皮膚消毒(或消毒手術器械),碘酒消毒后用75%酒精脫碘。

    (3)1%煌綠:煌綠1.0g加75%酒精100ml。多用于皮膚薄嫩的動物。

    (4)2%紅汞:紅汞2.0g加蒸餾水100ml。用于各種黏膜消毒,如鼻腔、口腔、陰道及眼結膜等。

    推薦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