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頸融合術
枕頸融合術
[適應證]
1.環樞椎粉碎性骨折,或陳舊性骨折不穩定,以及不可復位的環樞關節脫位。
2.環樞椎結核,類風濕性關節炎致環樞椎間不穩定。
3.先天性上部頸椎畸形、疼痛或有神經癥狀。
[術前準備]
1.經此手術后,頭部的旋轉功能將會有一定的限制,術前應向病人交待清楚。
2.為保持穩定,有時需在顱骨牽引下手術。
[麻醉]
多用局麻,兒童用氣管內麻醉。
[手術步驟]
1.體位 俯臥位,用頭架托住額部,使不影響呼吸[圖1 ⑴]。有時需在顱骨牽引下進行手術,雙肩及髂部墊薄枕,勿使胸腹部受壓,以利呼吸。
2.切口 后正中切口,從枕骨結節到頸5棘突。有時進入枕骨下區很困難,可用t(cushing)切口,其縱行長約10cm,橫行約7cm[圖1 ⑵]。
3.顯露枕骨及上頸椎 中線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和項韌帶,骨膜下向外剝離棘突和椎板上的附著肌肉和軟組織,邊以干紗布堵塞壓迫止血。將枕骨結節和頸2、3棘突顯露[圖1 ⑶],至2棘突最大,可做定位標志。把環椎的后結節小心顯露出來,注意不可剝離環椎弓中線1.5cm以外的區域,以免損傷椎動脈。
4.取髂骨植骨片 另用器械沿髂后上棘到髂骨翼作切口,骨膜下剝離、顯露髂骨后面。根據自枕骨結節至頸3棘突間距為長度和相當于頸椎椎板的寬度取髂骨片。把外層骨板及部分松質骨鑿下呈弧形的骨塊,再取些小條狀骨片備用。骨面用骨蠟止血后縫合切口。
5.植骨、固定 在枕骨結節兩側間隔約2cm處用特制的安全細鉆頭鉆兩個孔[圖1 ⑷],鉆孔深度不要超過4mm,只穿過顱骨外板,達顱骨板障,在兩孔間經板障穿過一根鋼絲。再在環椎后弓上用打孔器打孔,穿過另根鋼絲。將枕骨區及環樞椎后面的植骨區鑿毛,在枕骨上準備放置h形植骨的部位,鑿除部分骨質呈凹形[圖1 ⑸]。將取下的大髂骨片修成h形,在與顱骨和環椎后弓鉆孔的相應部位各鉆兩個孔。然后,將穿過顱骨和環椎的細鋼絲穿過植骨片鉆孔,松質骨面朝前方,把骨片下端凹處對準第二頸椎棘突嵌緊,將上端嵌入枕骨鑿凹區。將頭放于正常位,把上下兩根鋼絲扎緊,緊片即牢靠貼緊枕骨和頸椎后面。再用細條小骨片充填在h骨片兩側,以強化融合[圖1 ⑹ ⑺]。如需強化內固定,亦可采用沿軸線擰成直角的鋼板,用螺釘或鋼絲加植骨方法[圖1 ⑻]。
[術中注意事項]
本手術因在頸1、2操作,前方是延髓部分,術中操作要輕,手要穩,防止傷及延髓,危及生命。
[術后處理]
術后病人仰臥,翻身要頭身一致,墊好枕頭。也可術后顱骨牽引,2周后拆線,換頭頸胸石膏外固定,可以下地行走活動。一般術后需固定3~4個月,直到x線拍片證明植骨已完全愈合,方可拆除石膏。
6.縫合 徹底止血,沖洗,緊密縫合項韌帶、皮下組織和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