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實驗方法> 免疫學技術> 抗體抗原實驗>T細胞識別抗原中的MHC限制性

    T細胞識別抗原中的MHC限制性

    關鍵詞: 細胞識別 抗原 MHC來源: 互聯網

    T 細胞識別抗原中的 MHC 限制性

    1974年Zinkernagel和Doherty首先證明受牛痘病毒感染的CBA品系小鼠(H-2k)中的CTL只能殺傷H-2單元型相同的病毒感染的靶細胞,而不能殺死同一病毒感染的MHC背景為H-2b的小鼠細胞。這是首次揭示T細胞識別細胞表面抗原肽的同時還需特異性地識別提交抗原肽的MHC等位基因分子。

    以后證實,不僅CTL-靶細胞間,而且M曠Th及Th-B間的相互作用也受MHC等位基因特異性的約束。這一現象,即具有同一MHC表型的免疫細胞才能有效地相互作用,稱為MHC限制性(MHCrestriction)。

    利用突變品系小鼠,發現靶細胞I類抗原分子一旦因突變而產生微小變化,便能改變CTL對靶細胞的識別和殺傷。例如H-2Kbml 突變晶系(b為單體型,m表示發生突變)的I類分子只有個別氨基酸發生改變,受H-2Kb分子限制的抗原特異性CTL就不能識別和裂解各種病毒感染的H-2kbml靶細胞。表明1―3個氨基酸的變化足以使I類抗原失去原有的限制作用。

    這一實驗以及前面章節有關抗原肽―MHC相互作用的介紹,已充分展示了MHC限制性的原理,因而此處不再詳細列舉大量的歷史資料,僅以一張簡圖予以總結。

    T細胞識別抗原中的MHC限制性

    有幾點需要說明。一是圖8-21僅展示TCR―靶細胞相互作用中Ⅱ類分于的限制性,因而屬于MφTh及Th-B間相互作用。第二,MHC限制性只有在二次免疫應答中才能得到體現。因為二次應答盡管遭遇相同的抗原,但應答是否出現還取決于提呈該抗原的MHC分子和初次應答時是否相同。

    相同和不同,決定了反應的有和無,只能表現在二次應答。如果二次和初次應答提呈抗原的MHC分子來自同一個體,因不存在提呈分子的改變,體現不出這一特點,屬于特例。第三,在所有闡述MHC限制性的圖解中,皆展示抗原肽不變而提呈分子改變,最后無應答出現的情況。

    但這未必符合實際,因為進行提呈的MHC等位基因分子一旦有變,能進入其抗原結合槽的分子一般不會是原先的肽段。結構相異的抗原結合槽往往結合并提呈結構不同的抗原肽(即使這些抗原肽來自同一抗原分子),這正是前面Ⅱ類分子識別小鼠白血病病毒胞膜蛋白所遇到的情況。這點,在圖中已有相應的反映。

    推薦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