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ll樣受體結構和分布特點
Toll 樣受體結構和分布特點:
TLR為I型跨膜糖蛋白,胞外結構域由19―25個前后相連的片段所組成,各片段包括24~29個氨基酸殘基,帶有x-L-x-x-L-x-L-x-x基序(L為亮氨酸,x為任意氨基酸),稱為富含亮氨酸的重復體(1eucine-richrepeat,LRR),簡稱亮氨酸重復序列。
整個胞外結構域彎曲成馬鞍狀,其中的LRR部分構成配體結合區。TLR跨膜分子胞內段為TlR結構域(TIR:Toll/IL-1 receptor),為所有TLR及IL-1R分子胞內段所特有,此為IL-IR和TLR共屬一個家族的原因。但IL-1R胞外區不帶有LRR,而是由三個Ig樣結構域所組成。
TIR結構域有三個保守的氨基酸序列,稱為1、2、3框(box)。借此,該結構域可以與胞內其他帶有相同TlR結構域的分子發生相互作用,由后者啟動信號傳遞。
TLR表達于各種免疫細胞,如Mv、DC、B細胞和某些T細胞,也見于非免疫細胞如成纖維細胞和表皮細胞。其表達可受病原體、細胞因子及應激因素的調變。人類中已發現了11種TLR,各自識別PAMP中的不同成分和分子。
TLR及其與PAMP結合特點的研究揭示兩點:
一是所有TLR因表達部位不同而分成兩類:表達于胞膜的TLR和表達于胞質內體和吞噬溶酶體膜的TLR。這方面,表7-2中已一一指明。其中出現于胞內區室中的一類TLR,往往識別第二類PAMP分子即病毒和細菌胞核成分,如CpC~DNA、單鏈和雙鏈RNA。
第二,胞膜TLR通常以二聚體形式發揮作用,相組合的TLR往往識別同類配體分子。胞內區室中的TLR為單體還是二聚體尚待確定。
- 蛋白質組學研究生物質譜技術
- 群體水平的免疫調節增強種群的應變能力
- 關于ELISPOT培養板的選用問題
- 自身免疫病的其他易感基因
- 白介素18信號通路圖
- Studying Gene Induction of Glycopeptide Resistance Using Gene Swapping
- Proteoglycan Aggrecan-Induced Arthritis: A Murine Autoimmune Model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 Limiting Dilution Assay
- 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Labeling of Cells
- Determination of Apoptosis Sensitivity in Specific T Cell Subsets from Human Peripheral Blood by Utilizing a Multiparameter Fl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