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L對靶細胞的殺傷
CTL 對靶細胞的殺傷
(一)CTL的分化成熟
CD8CTL在體內以非活化的前體細胞(CTL-P)形式存在,它必須經過抗原激活并在Th協同作用下才能分化發育為效應CTL。CTL的活化需要雙信號。第一信號來自TCR特異性識別靶細胞膜上MHCI類分子-抗原肽復合物,并通過CD3分子參與抗原識別信號的傳遞。
第二信號來自CTL細胞膜表面各種輔佐分子如CD28、CD2、LFA-1和靶細胞表明相應配體分子(如BT)的結合。此外,活化的CTI。還需在活化的CD4 Thl細胞分泌的IL-2等細胞因子的作用下,才能分化為效應性CTL。在IL-2基因敲除小鼠中,由于缺乏IL-2的表達,CTL介導的細胞毒性不能有效地產生。
Thl協助CTL-P轉化為CTL,有可能發生在淋巴組織如局部淋巴結中。
例如,在對病毒感染的初次反應中,休止期T細胞只有在局部淋巴結中才能起反應。可能是在局部的淋巴組織中,Thl和CTL-P可與共同的APC(如并指狀樹突狀細胞)相互作用。這些APC將病毒抗原肽提呈給CD4與CD8T細胞,并被這兩種細胞識別。
另外一種可能就是局部淋巴組織形成了一個具有豐富細胞因子的微環境,從而為CTL-P活化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場所。
(二)CTL殺傷靶細胞的兩個階段
1.效-靶細胞結合階段 首先是CTL表面的淋巴細胞功能相關抗原LFA-1與靶細胞表面的細胞間黏附分子(1CAM)結合,使兩類細胞相互接近,然后TCR識別靶細胞表面的MHCI類分子與抗原肽,通過信號轉導等過程,使CTL活化并釋放細胞介質。霉湯筆種櫻柙?7℃下進行,是一個耗能過程,并依賴Mg2+存在。
LFA此時處于高親和力狀態,在抗原介導的CTI-活化后能維持5~10rain,然后又轉為低親和力。隨著LFA-1與靶細胞膜表面ICAM親和力降低,CTL即與靶細胞分開,再作用于下一個靶細胞。
2.細胞裂解階段 在此階段,CTL造成靶細胞的不可逆損傷,使之發生細胞裂解或凋亡。般此過程歷時約1 h或更長時間,是Ca2+依賴性的。
- 創建輕鏈改組噬菌體文庫
- 抗感染黏膜免疫應答及其機制
- 擴展的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
- 納米粒的制備方法
- 人25羥維生素D3(25(OH)D3)酶聯免疫分析(ELISA)
- 人超敏C反應蛋白(hsCRP)ELISA試劑盒 說明書
- 腫瘤微環境中調節性T細胞(Treg)發揮免疫抑制的機制
- Model Systems to Investigate Neutrophil Adhesion and Chemotaxis
- Measurement of the Levels of Polymerized Actin (F-Actin) in Chemokine-Stimulated Lymphocytes and GFP-Coupled cDNA Transfected Ly
- Fc Engineering: Serum Half-Life Modulation Through FcRn Bi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