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提取 (Immunoglobulin isolation):IgG的分離與提純
(一)材料與試劑配制
?
1 .動物血清
2 .硫酸銨飽和溶液
硫酸銨 800g~850g
H 2 O 1 000ml
加熱至絕大部分溶質溶解為止,趁熱過濾,置室溫過夜,然后以 28 % NH 4 OH 調 pH 至 7.0 (不調 pH 值也可以)。
注:硫酸銨以質量優者為佳,因次品中含有少量重金屬對蛋白質巰基有影響。如次品必須除去重金屬,可在溶液中通入 H 2 S ,靜置過夜后濾過,加熱蒸發 H 2 S 即可。
3 . 0.01Mol/L pH7.4PB 液
A 液: 0.10Mol/L NaH 2 PO 4 液
NaH 2 PO 4 · 2H 2 O 15.60g
加 H 2 O 至 1 000.ml
B 液: 0.10Mol/L Na 2 HPO 4 液
Na 2 HPO 4 · 12H 2 O 35.80g
加 H 2 O 至 1 000ml
取 A 液 19ml , B 液 81ml 加水至 1 000ml 即可。
4 . 1 % BaCl 2 溶液
5 .納氏液
HgI 115.00g
KI 80.00g
加 H 2 O 至 500.00ml
溶化后過濾,然后再加 20 % NaOH500.00ml ,混合即可。
6 . 0.50 Mol/L 的 HCl 液和 0.50 Mol/L 的 NaOH 液。
7 .洗脫液: 0.03Mol/L 的 NaCl 液。
8 .透析袋(或玻璃紙)。
(二)操作方法
?
1 .取 20ml 血清,加生理鹽水 20ml ,再逐滴加入 (NH4 )2 SO 4 飽和溶液 10ml ,使成 20 % (NH4 )2 SO 4 溶液,邊加邊攪拌,充分混合后,靜置 30min 。
2 . 3 000r/min 離心 20min ,棄去沉淀,以除去纖維蛋白。
3 .在上清液中再加( NH 4 ) 2 SO 4 飽和溶液 30ml ,使成 50 %( NH 4 ) 2 SO 4 溶液,充分混合,靜置 30min 。
4 . 3 000r/min 離心 20min ,棄上清。
5 .于沉淀中加 20ml 生理鹽水,使之溶解,再加 (NH4 )2 SO 4 飽和溶液 10ml ,使成 33 % (NH4 )2 SO 4 溶液,充分混合后,靜置 30min 。
6. 3 000r/min 離心 20min ,棄上清,以除去白蛋白。重復步驟 5 , 2~3 次。
7. 用 10ml 生理鹽水溶解沉淀,裝入透析袋。
8. 透析除鹽,在常水中透析過夜,再在生理鹽水中于 4 ℃ 透析 24h ,中間換液數次。
以 1 % BaCl 2 檢查透析液中的 SO 4 2- 或以納氏試劑檢查 NH 4 (取 3~4ml 透析液,加試劑 1~2 滴,出現磚紅色即認為有 NH 4 存在),直至無 SO 4 2- 或 NH 4 出現為止。也可采用 SephadexG25 或電透析除鹽。
9. 離心去沉淀(去除雜蛋白),上清液即為粗提 IgG (即 γ 球蛋白,如以 36 %的飽和硫酸銨沉淀血清的產物即為優球蛋白, Euglobin ,含 γ球蛋白) 。
10 .過 DEAE -纖維素層析柱。(裝柱過程見層析技術)。以 0.01Mol/L pH7.4PBS ( 0.03Mol/L NaCl )洗脫,收集洗脫液。
也可采用 SephadexG150 或 G200 柱。
11 .蛋白質及其定量鑒定(見本章第八節)。
12 . IgG 的純度鑒定 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鑒定。
⑴ 區帶電泳:玻片瓊脂或醋酸纖維膜電泳均可。加樣電泳后,只在 γ—球蛋白的遷移部位出現一條帶。操作時,同時可用全血清樣品,不同濃度 ( NH 4 ) 2 SO 4 鹽析樣品進行電泳,以資比較。
⑵ 瓊脂雙相雙擴散鑒定:預先準備該 IgG 免疫異種動物所獲的抗 IgG 血清。將 IgG 與抗 IgG 血清進行雙相雙擴散,如 IgG 提純的話,則在兩樣品孔之間出現一條沉淀線。
⑶ 免疫電泳鑒定:(操作見第三章免疫電泳部分)。孔內加待測樣品,電泳后,在槽內加抗 IgG 血清,瓊脂擴散 24h ,觀察結果。如果提取的 IgG 純的話,則只出現一條弧形的沉淀線,且沉淀線位于 γ —球蛋白區。此鑒定必須同時進行全血清及抗血清抗體的免疫電泳,以資比較。
⑷ 圓盤電泳鑒定:用全血清樣品及提純樣品同時進行圓盤電泳。全血清樣品在圓盤電泳上出現數十條區帶,而純化的 IgG 則只有一條區帶。
13 . IgG 的濃縮與保存
⑴ IgG 的濃縮:參看本章第九節。
⑵ IgG 的保存:一般濃縮至 1 %以上的濃度,再分裝成小瓶凍干保存,或加 0.01 %硫柳汞在普通冰箱或低溫冰箱保存,注意防止反復凍融。
(三)IgG 的簡易快速提取法
?
應用硫酸銨鹽析及 DEAE- 纖維素層析法提純化的 IgG ,不僅操作復雜、需時較長,處理過程中樣品體積大大增加,而且透析時變性嚴重,容易引起抗體效價降低等。為了克服這一不足,特別是當大量提取 IgG 時,則往往采取下列的簡易辦法。
1. DEAE- 纖維素直接提取法
取樣品直接過 DEAE- 纖維素柱。下面介紹的是最為簡單的燒杯法。
⑴ 以一定數量的 DEAE52 放入燒杯中,加入 0.01Mol/L pH8.0PB 緩沖液,靜置 30min ,去上清細粒,再重復一次。
⑵用布氏漏斗(內放兩層濾紙)過濾。
?
⑶以 5g 濕重的 DEAE- 纖維素加 1ml 血清及 3ml 蒸餾水混合液的比例,加入各成分,充分攪拌。
?
⑷于 4 ℃ 中放置 1h ,中間攪拌數次。
?
⑸用布氏漏斗抽濾,再用 0.01Mol/L pH8.0PB 緩沖液沖洗纖維素,抽濾。濾液即為提取的 IgG 液。
?
2 . DEAE - SephadexA - 50 為弱堿性陰離子交換劑,經 NaOH 將 Cl- 型轉變為 OH- 型后,可吸附酸性蛋白,血清中除 γ - G 屬中性蛋白外其余均屬酸性蛋白。當溶液的 pH 在 6.5 時,酸性蛋白均被 DEAE - SephadexA - 50 吸附,只有 γ - G 留在溶液中。因此利用這一原理可以提取 γ - G 。這種提取法流程大大縮短,純化前后樣品體積變化不大,而且所得 γ - G 無變性現象。經過四次處理,其純度也較好。缺點是收集量少,損耗大。
⑴ DEAE — SephadexA — 50 的處理。取 DEAE - SephadexA - 50 若干克,懸浮于蒸餾水中, 1h 后傾去上層小顆粒,然后用 0.50Mol/L NaOH 處理 1h ,蒸餾水洗至中性,再用 0.5 Mol/L HCl 處理 0.5h ,水洗至中性,最后以 0.01Mol/L pH6.5PB 液平衡、抽干。
⑵ 取一定的血清量,加等量的 0.01Mol/L pH6.5PB 液,再加液體體積 1/4 的濾干的 DEAE - SephadexA - 50 ,混合、 4 ℃ 放置 1h ,不時攪拌、抽濾、收集濾液。
⑶ 再用同樣重量的 DEAE - SephadexA - 50 處理濾液。反復處理三次。(全程共四次)。獲得濾液即為 γ - G 制品。
⑷ DEAE - SephadexA - 50 的回收。用 0.5Mol/L 的 Na 2 HPO 4 洗脫,抽濾至濾液中無蛋白( OD280 ﹤ 0.04 )后,再用蒸餾水洗至中性即可回收使用。
(四)禽血清IgG 的分離與提純(Na2SO4 法)
?
1 .試劑
⑴ 5 %葡聚糖硫酸鹽
⑵ 0.02Mol/L MnCl2 溶液
⑶ 無水硫酸鈉
⑷ pH8.2 硼酸鹽緩沖液
⑸ 0.06Mol/L pH7.4PB 液
2 .操作方法
⑴ 取禽血清 10ml 加 5 %葡聚糖硫酸鹽液, 0.40ml 和 0.025Mol/L MnCl2 1.00ml 充分混合,靜置,然后離心去沉淀,此步目的是為了去掉脂類物質。
⑵ 于上清液中加無水硫酸鈉使每毫升血清含 0.18g ,緩慢加入,混勻,靜置 30min , 3 000r/min 離心去上清。
⑶ 以 pH8.2 硼酸鹽緩沖液將沉淀稀釋至原血清的一半再加硫酸鈉使成 0.16g / ml ,同上法離心去上清。
⑷ 重復步驟⑶,加 Na2 SO4 ,使成 0.14g /ml 。
⑸ 以少量硼酸鹽緩沖液溶解沉淀,然后裝透析袋除鹽 48h 。
⑹ 過 SephadexG200 柱,收集第一峰和第二峰。第一峰是 IgM ,第二峰主要是 IgG 。
⑺ 如要進一步提純,則用第二峰再過 DEAE —纖維素柱,以 0.06Mol/L pH7.4 PB 液洗脫,洗脫下來的蛋白液即為 IgG 。
也可以按以下操作方法進行:
⑴ 以 18 %硫酸鈉( W/V )提取一次,再以 14 %的硫酸鈉提取一次。
⑵ 將粗提的免疫球蛋白以 PBS 溶解,按 9 %加入無水硫酸鈉,離心。再將上清按 5 %加入無水硫酸鈉,離心。將兩沉淀溶解、混合,在常水中透析過夜,再在生理鹽水中 4 ℃ 透析,直至無 SO 4 2- 為止。
⑶ 離心將上清液以 pH8.0 0.20Mol/L PBS 液平衡。
⑷ 過 SephadexG200 柱,以 pH8.0 0.20Mol/L PBS 液洗脫,收集洗脫液,取第二峰即為雞 IgG 。
?
- 非特異性刺激因子誘導和增強免疫應答
- 封閉抗體(blockingantibody)
- 溶血空斑試驗技術(Hemolytic antibody plaques formation test technique
- 真核基因表達以正性調控為主
- 致病基因的條件性敲入,構律人類某些疾病的動物模型
- 自然殺傷細胞表面標志與分類
- Regulatory T Cells: History and Perspective
- Murine Macrophages: A Technical Approach
- Mast Cell Activation by Stress
- Construction and Production of an IgG-Like Tetravalent Bispecific Antibody, IgGSingle-Chain Fv Fu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