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專題介紹

    由牛津儀器主辦的顯微分析成果大賽——發現微觀之美活動結果出爐。

    本次大賽圍繞“突破技術革新之路,挑戰顯微分析至高極限;盡享科學研究之美,發現科研路上風景獨好”為主題,力求作品既能體現科技創新及表征難度,又兼具配色明快,見之愛之,希望可以通過發現微觀之美大賽活動,推動大家對包括能譜、EBSD等顯微表征及分析技術的了解及掌握,鼓勵更多科研人員醉心其中發揮出現有分析設備的極限。

    人物采訪

    獲獎作品

    • 針鋒相對

      材料: LZTE-TiNb

      設備: Symmetry (TKD) + Ultim Max 65

      說明: TiNb體系擁有獨特的寬溫域線性零膨脹特性,在航空航天、微電子器件、光學儀器等對尺寸穩定性提出嚴苛要求的高價值工程結構中展現出巨大應用前景。

      TKD-EDS高分辨表征結果揭示了該合金的顯微組織,彌散分布于基體的α′′析出相呈針狀,最小寬度僅10 nm;與基體相比,析出相富鈦而貧鈮。

      Wang et al, 2021

      王皓亮  東莞理工大學 一等獎
    • 蠶蛾

      材料: 二維Fe3GeTe2/FePS3?異質結

      設備: X-Max Extreme (SEM-EDS)

      說明: 作品創意源自該材料的元素面分布圖,數據于3 kV 采集。顏色最淺處為單層,AFM結果顯示其厚度約10 nm,如破繭蠶蛾的羽翼。該結果已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標尺:50 μm

      郜鮮輝  華中科技大學 二等獎
    • 層巒疊嶂

      材料:增材制造不銹鋼的全域表征(LAM)

      設備:Oxford-SYMMETRY (EBSD)

      說明:針對激光熔覆增材技術制備的三層308L不銹鋼樣品,利用Aztec的LAM功能,一次性獲得橫截面各個區域的EBSD采集信息,清晰地反映出枝晶粒的全貌與取向,如層巒疊嶂一般,蔚為壯觀。

      標尺:5mm

      劉鑫剛  燕山大學 二等獎
    • 黑夜舞者

      材料:片狀C負載Pt顆粒

      設備:Ultim Max 100 (SEM-EDS)

      說明:夜幕悄悄降臨,一位娉婷裊娜的女子在河邊草地上翩翩起舞,衣袂飄飄,連周圍的螢火蟲都被她曼妙的舞姿吸引,紛紛趕來,融為一體。可觀察到的最小Pt顆粒約為50 nm。

      標尺:2μm

      黃歡歡  西湖大學 二等獎
    • 真·年年有魚·萬萬年

      材料:化石(未進行導電處理)

      設備:Ultim Max 170 (SEM-EDS-LAM)

      說明:樣品源自我國東北地區的侏羅紀地層,主體為距今約1.65億年的中生代東亞特有的真骨魚類狼鰭魚 (Lycoptera)。采集數據時使用了牛津儀器的大面積拼接 (LAM) 功能,作品含有323個單視場結果,耗時約30分鐘。

      標尺:10 mm

      方艷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三等獎
    • 5納米的鎵芯納米線

      材料:鎵-氧化鋁

      設備:X-MaxN 80 (STEM-EDS)

      說明:氧化鋁納米線的直徑約150 nm,芯部鎵納米線清晰可見,直徑為5 nm左右。

      標尺:300 nm

      劉紫微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三等獎
    • 橫看成嶺側成峰

      材料:恐龍蛋殼

      設備:NordlysNano (EBSD)

      說明:恐龍蛋殼化石是研究恐龍生存環境及繁殖行為等的珍貴樣品。蛋殼截面上方解石 (CaCO3) 的取向分布呈現出三種完全不同的狀態,最外層形似一座座山峰。EBSD分析提供了電子圖像和元素分布無法獲得的信息。

      標尺:800 μm

      原江燕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三等獎
    • 粒粒皆辛苦

      材料:固態電解質鋰鑭鋯氧 (LLZO)

      設備:Symmetry (EBSD)

      說明:LLZO化學性質活潑、機械拋磨易相變、對離子束拋光參數敏感等特點給EBSD制樣帶來極大挑戰。作者成功地采集到LLZO的EBSD結果,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顆顆分明的晶粒讓作者想起了 “粒粒皆辛苦”,用以表達制樣摸索的艱辛。

      標尺:20 μm

      陳日明  上海大學 三等獎
    • 尋金記

      材料:Au-Pd-SiO2核殼結構

      設備:X-MaxN 80T (TEM-EDS)

      說明:由內向外依次為金、鈀和二氧化硅。可觀察到的最小金顆粒直徑為10 nm左右,二氧化硅殼層厚度約30 nm。相關結果已發表于Chemical Communications。

      標尺:250 nm

      王子準  吉林大學 四等獎
    • 變異的“熊掌”

      材料:合金

      設備:X-Max Extreme (SEM-EDS)

      說明:環境污染可能誘導生物發生變異,使人類及動物的生存面臨嚴峻挑戰。作品中的“熊掌”在多種重金屬的污染下產生了“變異”,這警示我們要保護環境。

      標尺:5 μm

      任子君  西安交通大學 四等獎
    • 奔跑的兔子

      材料:銅納米空心球負載聚多巴胺

      設備:X-MaxN 100 TLE (TEM-EDS)

      說明:生物樣品的X射線計數率低,本次實驗中使用牛津儀器的大面積無窗能譜探測器僅耗時8分鐘即獲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作品形似一只騎著自行車的兔子,奮勇向前奔跑,象征著科研上忙碌的研究者們。

      標尺:100 nm

      余翔  暨南大學 四等獎
    • 核殼

      材料:納米顆粒

      設備:X-Max Extreme (SEM-EDS)

      說明:顆粒外層為氮化碳,芯部為具有磁性的鐵鈷硅的氧化物。通過牛津儀器的Extreme無窗能譜探測器在低加速電壓下觀察到15 nm左右的微納結構 (顆粒左下部),其空間分辨率可媲美TEM!

      標尺:100 nm

      劉娟  華東理工大學 四等獎
    • 錦上添花

      材料:Q&P高強鋼

      設備:Symmetry (EBSD)

      說明:(a) 帶對比度圖;(b) IPF圖;(c) 相分布圖;(d)原奧氏體IPF圖。(c, d) 分別通過AZtecCrystal的基于機器學習的二次分類功能和基于晶體學位向關系的母相重構功能計算獲得。

      標尺:20 μm

      王貞  武漢科技大學 四等獎
    • 層疊

      材料:熱軋成形的鋼鋁鎂復合板

      設備:Symmetry (EBSD)

      說明:通過牛津儀器的相標識功能可準確地鑒定出鋁-鎂界面處形成的兩種金屬間化合物,其晶粒均為柱狀。由于復合板較厚,此處未展示鋼-鋁界面。鋁、鎂合金質軟且新鮮表面易氧化,故EBSD樣品的制備面臨一定挑戰。

      標尺:50 μm

      鄭留偉  太原理工大學 四等獎
    • 金絲鐵線

      材料:高熵合金

      設備:C-Nano (EBSD)

      說明:樣品是經3D打印的高熵合金塊體材料,數據于15 kV 下使用1244 × 1024花樣分辨率采集,步長為 250 nm。KAM面分布結果清晰地顯示了打印態樣品中的位錯胞組織。

      標尺:25 μm

      張永赟  香港理工大學 四等獎
    • 落英繽紛

      材料:顆粒化鋯石 (granular zircon)

      設備:NordlysMax3 (EBSD)

      說明:隕石坑的沖擊的高壓下形成高壓相萊氏石,后面再經歷了高溫作用,高壓相萊氏石退變質成鋯石從而形成這種顆粒化的結構,EBSD幫助分析沖擊應力結構和顆粒化鋯石的變形歷史。

      標尺:20 μm

      梁鳳華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四等獎
    • 圖騰

      材料:隕石

      設備:X-MaxN 20 (SEM-EDS)

      說明:普通球粒隕石并不“普通”,其中的球粒可能是太陽系星云早期形成的物質。不同種類的球粒,其中礦物的種類和含量也會有差異。使用高級功能AutoPhaseMap可在面分布圖的基礎上得到爐條狀球粒中各種礦物的比例。

      標尺:200 μm

      李曄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 四等獎
    • 蠕動

      材料:輝石巖

      設備:Symmetry (EBSD)

      說明:蛇綠巖中的地幔橄欖巖往往是鉻鐵礦的重要寄主巖石,橄欖巖中發育的鉻尖晶石(即鉻鐵礦)與輝石的共生連晶結構可以作為鉻鐵礦的重要找礦標志之一。使用EBSD研究鉻尖晶石與輝石的共生結構可以幫助研究橄欖巖和鉻鐵礦的成因與演化歷史。

      標尺:300 μm

      王曉敏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四等獎
    • 禾苗

      材料:玻璃

      設備:X-Max Extreme (SEM-EDS)

      說明:結晶析出的晶體形似茁壯成長的禾苗,展現出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

      標尺:2 μm

      周長路  華東理工大學 四等獎
    • 去偽存真

      材料:TiAl金屬間化合物

      設備:NordlysMax3 (EBSD)

      說明:標定Gamma-TiAl時易產生偽對稱性,如 (a) 所示;牛津儀器的全新一代后處理軟件AZtecCrystal可一鍵消除該現象,同時保留孿晶界,如 (b)。EBSD結果清晰地呈現了顯微組織的梯度變化,如 (c),有助于后續優化工藝參數。

      標尺:100 μm

      劉樹帥  山東大學 四等獎
    一等獎
    二等獎
    三等獎
    四等獎

    應用案例

    儀器大賞

    活動預告

    作品要求參考往屆作品要求 (2021牛津儀器顯微分析成果大賽-發現微觀之美 - 牛津儀器 (oxinst.cn))

    獎品領取每位投稿者都將獲得精美紀念品一份,如符合大賽參賽要求,且有機會參與2023年正式評選環節。

    *牛津儀器保留對于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