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相色譜/質譜法在微生物代謝組學中的應用
Koek MM, Muilwijk B, van der Werf MJ, Hankemeier T. Anal Chem. 2006 Feb 15; 78(4): 1272-81
摘要:建立了用于細菌代謝組學分析的方法,包括肟化和硅烷化衍生反應及后續的氣相色譜與質譜聯用分析。微生物基質中含有許多可能干擾衍生化或分析過程的化合物,如高濃度鹽、復雜基質或緩沖液組分,或濃度很高的底物及產物。用不同微生物,如枯草桿菌、費氏丙酸桿菌和大腸桿菌對這一方法進行了廣泛驗證。本法能夠分析許多類別的代謝物:醇類、醛類、氨基酸、胺類、脂肪酸、(含磷-) 有機酸、糖類、糖酸、(酰基-) 糖胺、糖磷酸鹽、嘌呤、嘧啶和芳香化合物等。實驗證明衍生反應有效(>50% 轉化為衍生形式) 而且可重復(相對標準偏差<10%)。大多數代謝物的線性度令人滿意,回歸系數大于0.996。定量限為柱上40-500 pg,或微生物細胞(干重)0.1-0.7 mmol/g。一般情況下,細胞提取物代謝物分析的批內精密度(重復性) 和批間精密度(重現性) 分別優于10 和15%。盡管該方法并非靶向手段,并且微生物基質成分復雜,但大多數代謝物的分析結果均能滿足生物分析中靶向分析的要求。通過分析不同生長期的大腸桿菌樣品驗證了該方法的適用性。
更多下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