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用高分離快速液相色譜系統進行黃嘌呤類化合物的高通量分離

    摘要

          黃嘌呤類化合物最好采用 C18 柱進行反相 HPLC 分離。研究發現,縮短柱長、減小粒徑將使黃嘌呤類混合物的分離時間從 8分鐘縮短到 1.5 分鐘,而分辨率沒有明顯損失。采用簡單的等梯度 HPLC 方法分析了液體飲料(茶、巧克力飲料和可可飲料)中的可可堿、茶堿和咖啡因。


    前言

          黃嘌呤類化合物是一類生物堿,常被用作輕度興奮劑和支氣管擴張劑,對哮喘癥狀有明顯療效。最常見的黃嘌呤類化合物是咖啡因,主要存在于如咖啡豆、茶、柯拉果等食品中,可可豆中也含有少量咖啡因。不可思議的是,由于巧克力中含有可可堿、茶堿和咖啡因(都屬于甲基茶堿類),因此,巧克力也是一種弱興奮劑。這些黃嘌呤類化合物及其代謝物的化學結構見圖 1。



          黃嘌呤類化合物在體內幾乎 100% 被吸收,攝入后幾分鐘內出現在血液中。黃嘌呤類化合物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可作用于循環系統,松弛支氣管平滑肌。眾所周知,咖啡因具有減輕睡意、緩解疲勞和醒腦的作用。這些常見的黃嘌呤類化合物在體內代謝成可能對人體有生理作用的各種化合物。

          黃嘌呤類化合物常用反相 HPLC(RP-HPLC)在 C18柱上分離 [1–3]。雖然離子對色譜已被用于黃嘌呤的分離 [2],但使用水和乙腈作為緩沖液的 RP-HPLC需要的流動相系統更簡單。本篇應用報導了不同固定相對黃嘌呤類化合物分離選擇性的影響,并探討了粒徑和柱長對分離速度的影響。最后,報告了巧克力型飲料中咖啡因和可可堿的分析方法。



    黃嘌呤類化合物分離固定相的選擇(詳見原文)

          SB-C18 柱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了最佳分離,因此成為選定的固定相。

    粒徑和柱長對黃嘌呤類化合物分離的影響(詳見原文)


    液體飲料中黃嘌呤類化合物的分析(詳見原文)

          三種最常見的黃嘌呤類化合物是咖啡因、茶堿和可可堿。這些黃嘌呤類化合物可能存在于各種飲料中,作為調味劑,或用于增加口味或提神。我們建立了一種分析巧克力飲料和茶中黃嘌呤類化合物的等梯度方法。用前面提到的色譜條件,使標準黃嘌呤類混合物得到很好的分離。見圖 5。

          我們可以進行飲料中這三種黃嘌呤的半定量分析(單點校正)。從表 2 中可以看出,巧克力飲料中有大量可可堿,咖啡因含量比較少,而茶樣品中,咖啡因含量非常高。


    結論

          黃嘌呤類化合物最好采用反相 HPLC 在 C18 柱上分離。隨著柱長和粒徑減少,所測黃嘌呤類混合物的分離時間從 8 分鐘縮短到 1.5 分鐘,而分離度沒有損失。用一種簡單的等梯度 HPLC 方法,對液體飲料(茶、巧克力、可可)中的可可堿、茶堿和咖啡因進行了分析。

    5989-4857CHCN.pdf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